“兴全杯”第三届全国校园戏剧剧本征稿比赛颁奖典礼圆满结束
图为颁奖典礼现场
图为胡敏副书记致辞
图为获奖学生接受表彰
图为全体师生合影
5月22日,由上海戏曲学会、《上海戏剧》杂志社、上海校园戏剧文本孵化中心、上海校园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、上海戏剧学院编剧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“兴全杯”第三届全国校园戏剧剧本征稿比赛,在沪举办了颁奖典礼。颁奖典礼由本届比赛的组委会、评委会主任陆军教授主持,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敏、《上海戏剧》主编张文军、兴全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卫东、上海校园戏剧教育与应用中心主任张生泉、上海戏剧学院学工部部长徐咏等出席并为获奖学生颁奖。胡敏副书记在会上致辞,她向获奖学生表示祝贺,并鼓励大家笔耕不辍,创作出有温度、有力度、有高度、有深度的优秀作品。
本届征稿比赛,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200多部戏剧作品,经过专家评委会的初评、中评与终审,最终评选出特别奖1个,本科组获奖剧本15个,研究生组获奖15个。
本届应征剧本中,呈现出体裁多样、题材多元、形式多姿、主题多彩的特点,除话剧外,戏曲(京剧、越剧等)、舞剧、音乐剧、多媒体教育戏剧等也在来稿中占据较大比重,这些作品或者是对历史故事、民间传说进行改编,或者是取材于现实生活,有的作品具备了娴熟的编剧技法,有的作品则巧妙地将现代多媒体技术融入进了文本创作中,体现了年轻剧作者追求“新”戏剧样式的理想。更难能可贵的是,这些作品普遍反映了年轻创作者对历史、对现实的思考,比如《家庭教师》、《风云人物》、《继父》等剧,尽管题材各异,却准确抓住了当下社会中的热点话题,让人在感受剧中多变的情节、充沛的情感的同时,也对剧中涉及的社会现象产生了进一步的思考;再比如《荒墟》、《熊猫玩具》等剧,虽非现实题材,但在虚构中仍显示出对日常生活强烈的象征性和指涉性。戏剧创作是作者表达认知世界和自我的方式,或许有的作品存在技术缺憾,但年轻创作者对生活的直感和触觉,才是这些获奖作品能够脱颖而出的原因。
在编剧荒、剧本荒日益严重的今天,全国校园戏剧剧本比赛一直致力于发现和培养新编剧、新作品,为有志于在戏剧领域施展才华的年轻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,从而促进校园戏剧的繁荣发展。对于参赛学生来说,这次投稿和获奖,并不仅仅是创作一个剧本,而是为自己的戏剧理想埋下一颗种子。对于本届比赛的组委会来说,也不仅仅是组织一次评选,而是将诸多年轻创作者埋下的种子培育成材。所以,组委会将持续跟踪、关注这批年轻学子及其作品,除将本届获奖剧本集结出版之外,还将通过推荐、签约等途径,推动部分作品登上舞台。
上一篇:2017国际导演大师班(美洲)开班仪式顺利举行
下一篇:2025上海戏剧学院国际学院韩国直升班(3+2)招生简介